据介绍,修订借鉴去年APEC会议空气质量保障经验,按照“提前预警、提前启动、提前实施”的原则,加大了相关措施的力度,并新增“红、橙预警”提前24小时发布,增强预警启动的及时性。
新版“应急预案”的预警分级,遵循“预测污染持续时间每增加1天,预警响应提升1个级别”,即,预测“重污染”将持续1天(24小时)为预警四级(蓝色),持续2天(48小时)为预警三级(黄色),持续3天(72小时)为预警二级(橙色),持续3天以上(72小时以上)为预警一级(红色)。
根据环境保护部《环境空气质量指数(AQI)技术规定(试行)》(HJ633-2012)分级方法,空气质量指数在200以上为空气“重污染”。
2012年,北京率先在全国发布实施《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(暂行)》。2013年10月,发布《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(试行)》,分级细化的措施包括“健康防护措施”“建议性应急措施”“强制性应急措施”三类。据悉,新版“应急预案”对“强制性应急措施”进行调整和完善,以加严措施、提高效果。
一是加大机动车限行措施力度(纯电动汽车除外),除保留原预案“红色预警(指数300以上持续72小时)”中单双号限行措施外,重度污染(指数200—300)持续72小时即启动单双号限行;在“橙色预警”和“红色预警”中增加了“建筑垃圾和渣土运输车、混凝土罐车、砂石运输车等重型车辆禁止上路行驶”的规定。
二是扩大工业企业停、限产措施的范围,将空气重污染停、限产企业数量,由现行的141家重点企业,扩大到除保障城市运行外的全市大气污染排放主要工业企业。
三是严格施工工地停工措施,扩大停工范围,启动“橙色预警”时,除原预案“土石方”“建筑拆除”工地停工外,停工范围扩大至混凝土浇筑、建筑垃圾运输、喷涂粉刷等。
学生在空气重污染期间的健康防护格外受到关注。新预案提出,黄色预警期间,中小学、幼儿园停止体育课、课间操、运动会等户外活动;橙色预警期间,中小学、幼儿园停止户外活动;红色预警期间,中小学、幼儿园停课。